生活-LIFE
华夏教育时报 > 主页 > 高考 >

忻州五中“端午节”假期与高考安全致全体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022-06-02 10:50 编辑:admin 来源:华夏教育时报

各位家长们:

您好!

端午“粽”飘香,仲夏一深情!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即将迎来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为了让孩子和您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节日,请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现将放假时间及安全事项告知如下:

一、 端午节放假安排:

(1)2022年6月3日(星期五)休息一天。

(2)根据教育局关于中高考期间学校临时调休的通知,6月4日、5日依次上周一、二的课;6日至8日高考休息;9日、10日正常上课。

二、引导孩子传承传统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三、加强疫情防控,做好个人防护

1.减少走亲访友,减少外出就餐,坚持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提醒孩子外出时要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2.提醒孩子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报备;

3.切实加强人员流动管理。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原则上不离忻不出省”,加强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的流动管理,如必须出忻离省,返回后须提供健康码、行程码绿码,同时返忻后需上报 48 小时内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申请入校;

四、教育孩子养成安全习惯

1、注意活动安全。

一是外出游玩、赶花街注意安全,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玩、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防止拐骗等事件的发生。

二是防坠落。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三是防火灾。居室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

四是防意外伤害。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 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乱放,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2、注意防溺水安全。

一是加强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做到“六不一会”。“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一会”即: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二是务必要求孩子严禁到户外水塘、沟渠、堤坝、水库、湖边等不安全水域游泳或玩耍。

3、注意交通安全。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其中的"行",要涉及交通问题。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要从小树立孩子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一是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二是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三是不要乘坐拖拉机 农用三轮车等非载人车辆,禁止孩子驾驶家长的电动车、摩托车。从保证交通安全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而当你已经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准备骑车时,则必须认真遵守交通规则。

4、注意饮食卫生

要求孩子少吃零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劣质或变质的东西,不食用野生菌,防止疾病产生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5、注意孩子精神安全

严禁孩子擅自进入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娱乐场所,发现孩子打电子游戏机、玩手机、打架和不文明行为,应及时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促使孩子思想健康发展。

 

五、教育孩子文明守规

1、指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外出活动时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增强环保意识。

3、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微笑,待人热情。

4、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区有益活动,锻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家长朋友,维护学生的安全与生命健康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责任。安全无小事,希望您能重视以上问题,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做好相关的教育。谢谢!

祝您阖家幸福,端午节快乐!

相关阅读

华夏教育时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教育时报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kaibfm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