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LIFE
华夏教育时报 > 主页 > 滚动 >

高考分数线没下来,志愿填报没开始,父亲节还有心思过吗?

2019-06-17 10:43 编辑:晨子 来源:百度新闻

2019年6月16日是父亲节,对高三考生家庭而言,在高考后的忐忑中迎来了这个原本没那么重要的一天。

商家说得热闹,但多半是今年父亲节赶的日子比较吉利,离“618”的网购总爆发也很近,权当是预热。

路过儿童手工陶艺的摊位,招牌上写着“父亲节父爱如山,买2次瓷泥升级1次彩泥”,玄机在于,父亲节的主旋律是父亲的钱包。

点开网上花店的网页,搜索“父亲节鲜花”,远没有母亲节时的品种繁盛,大多是向日葵,也算应季吧,母亲节在5月,花的品种更多。

爱人说起她二十多年前高考成绩公布后父亲(我的岳父大人)的反应。

那时是考前先报志愿,得知女儿的第一志愿没被录取,他在阳台上整整坐了一夜,一句话没说,只是不停地吸着烟。

文革前在农村发奋苦读、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的岳父,后来做了研究所的高工。

那时没有什么父亲节(也没有母亲节),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沉默寡言、心高气傲的老爸。

十年后,爱人去英国留学,她遵从父亲的劝告,竟然连续读了两个硕士学位,还都是名校的,算是补上了迟到的父亲节礼物。

礼物?两个英国学位都是父母积攒的辛苦钱换来的,儿女的所谓回馈,其实逃不出父母的辛劳和期望。

鲜花?烟酒?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这些近乎仪式感的外在表象都算不上礼物。

花会凋谢,烟酒会过期,考分和升学的兴奋、纠结也会退去。

坐在不善表达的父亲身边,聊聊当下,叙叙过往,分享激情与痛楚,笑声、感叹、撒娇、哽咽中,隐含着那句不想说、但又情不自禁的问候,“爸,您还好吧。”

这一定是最好的礼物!

所谓父亲节,是给忽视父亲的人提个醒儿,别总想着自己,一天到晚就是高考、志愿的破事儿,陪陪老爸,他话不多,但总惦记着你……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特邀留学培训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曾长期担任英国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

相关阅读

华夏教育时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教育时报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教育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夏教育时报网或华夏教育时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kaibfm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